成果報告下載
【計畫緣起】
新豐國家濕地位於新豐鄉新豐溪出海口,佔地面積一百六十五公頃,主要為沿海防風林及泥灘紅樹林區,北岸因飄砂形成廣大砂礫式潮間帶,三區各有不同的生物相,因極具生態價值及生物多樣性,經評選列為國家重要濕地。本濕地具有豐富物種的生態環境,是觀察台灣生物多樣性物種的優良地點,且為極佳的自然生態教室。新竹縣政府及新豐鄉公所積極宣導生態保育觀念,透過動植物棲息環境改善與維護,藉以保存物種多樣性及數量,讓人們瞭解到大自然的奧秘,親近大自然,熱愛大自然,進而建立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與行動。
由於新豐濕地紅樹林生態的完整性極具有生態教育及保育研究價值,本縣及新豐鄉公所積極將紅毛港紅樹林開發計畫列為本鄉建設重點。長期以來分期分區的開發建設,不論涼亭步道的興建,甚或是賞鳥觀察亭的規劃,每至假日本計畫區總吸引各地人潮前來進行觀光遊憩活動。紅毛港開發計畫立意雖佳,但工程建設對環境及生態帶來相對影響及衝擊。人行步道的設計將淡鹹水隔開,造成整個棲地型態改變;而外來的商業行為,提供釣具,供遊客釣招潮蟹以為樂,造成生存其中的生物死亡;夜間照明設施的設計也嚴重影響動植物夜間棲息,干擾濕地動植物生態。除設計不當的人為設施及破壞行為外,新豐紅樹林亦面臨上游工廠排放汙水汙染河川影響濕地,周邊住戶焚燒垃圾、傾倒廢土、及養鴨場的廢水排放問題,都是造成紅樹林環境面臨衝擊與危機的生態殺手。
有鑑於此,為依循環境基本法規定維護物種及自然環境的多樣性,確實發揮濕地應有之作為孕育新物種的演化平台,及重要物種繁衍維持生態系中生產力之中心,本計畫將以審慎積極的態度,認真檢視新豐紅樹林濕地當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。希冀透過計畫,以提出符合生物多樣性保育理念之濕地生態監測、棲地復育監測系統建置及環境教育等工作,除繼續發展以深度生態旅遊為重點的遊憩環境,並以長期調查及監測資料規劃符合環境教育法之環境教育活動,以達濕地永續利用的目的。
【計畫目標】
1、接續100年度新豐濕地生態環境基礎調查,建構完整生態環境資料,以透過生態復育途徑,維護珍貴之生態棲息地,並做為未來戶外生態解說之資料來源,以達社區及遊客教育之目的。
2、透過環境教育、生態保育環境巡守與濕地觀摩活動,提昇社區居民對濕地之認同度,進而提高社區居民參與濕地保育之意願,以促進未來社區居民自主參與濕地保育工作。
3、分區建立氣象監測系統,結合生態環境基礎調查資料,建構完整生態教育及環境保育系統。
4、由協會會員與社區居民自主參與,進行紅樹林分布區招潮蟹棲息地調查及復育等工作,藉由棲地調查與營造以增加濕地生物多樣性,透過棲地復育以增加招潮蟹族群數。
5、培訓志工,發展生態旅遊並進行環境教育,除可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,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、尊重生命、促進社會正義,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,以達到永續發展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