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成果報告下載
根據拉姆薩公約(Ramsar Convention, 1971)第一條對濕地之定義:「不論天然或人為、永久或暫時、靜止泥沼地、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,包括低潮時水深6公尺以內之海域。」
台灣四面環海,濕地資源豐富,目前共有國家重要濕地75處,涵蓋全台由北到南。濕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與價值,是地球各生態系中生產力最高者之一,其豐富生物多樣性使之成為重要生物基因庫,是孕育新物種的演化平台,也是各種生物的繁衍棲息地。此外,濕地具有保水抑洪、淨化水質、穩定海岸、觀光遊憩與研究教育等功能外,可說兼具相當高的經濟與生態價值。
台東縣的濕地和台灣北部及西部相較,數量少很多,因此更為珍貴,尚未列入國家重要濕地的知本濕地,生態資源豐富,是水鳥在東部過境棲息重要的場所,清華大學水生物專家曾晴賢教授認為:「全世界的濕地,都因人為的干擾而縮小或消失之際,知本濕地卻因無人干擾而復活,並逐漸擴張還原,實在是個相當珍貴的案例。」但知本濕地因未列入國家重要濕地,開發壓力與日俱增,加上缺乏管理與維護,廢土、噪音、垃圾等污染問題時有所聞,四驅車輛任意闖入,有意無意的騷擾野生動物,必然對濕地生態產生影響,可惜的是,目前除台東鳥會在人力有限下,每季在知本濕地進行一次賞鳥活動外,長期調查資料非常缺乏。
本次計畫分別針對鳥類及植物進行長期生態監測,以建立對濕地基本現況的瞭解,並在未來對棲地復育或改善進行管理建議,累積詳實的基礎資料,更可以在將來運用在解說活動及帶領民眾進行環境教育。同時在冬季舉辦冬候鳥季,提供當地居民一個認識知本濕地的窗口,並瞭解此地的豐富生態與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