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成果報告下載

  • line
  • plurk
  • 轉寄
  • 列印

101年度臺南市鹽水溪口濕地(東側)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

日期:2013/10/09

發佈單位: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

點閱率1705

【計畫緣源與目標】
一、鹽水溪口濕地簡介:
鹽水溪口濕地為國家級重要濕地,位於鹽水溪出海口,北側毗鄰四草濕地A2區,自鹽水溪大排北堤起,南至安平堤防止,東以省道台17線及大港觀海橋為界,西側海域至等深線6公尺處。

二、社區參與動機:
大港社區位在鹽水溪的下流段,過去是以塭寮養殖業為生,緊鄰著『台江國家公園』,台江國家公園內有四處主要的濕地,包含國際級濕地:四草濕地、曾文溪口濕地,以及列為國家級濕地:鹽水溪口濕地、七股鹽田濕地等。
然而在鹽水溪口濕地東側約 200公頃範圍,並未列在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內,由於大港社區緊鄰鹽水溪口濕地東側,社區居民對於鹽水溪有著濃郁深厚的鄉土情誼,因先民在道光三年(西元1823年)發生大風雨,由曾文溪遷移至鹽水溪畔,並將泥沼淺灘開闢為魚塭進而搭寮居住,於是逐漸形成了『大港寮』的聚落。
在民國91年因鹽水溪內的淺灘死水,社區爆發了『登革熱』事件,有一里民病發身亡,因公部門無法立即解決鹽水溪污染的現況,在求救無門的情況下,93年開啟了社區總體營造的大門,以『環保生態』作為社區發展的主軸,隨即透過鹽水溪的相關議題,辦理靜、動態的活動,持續不斷地攪動民眾的參與,因此希望藉由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行動計畫,逐步建立起鹽水溪口濕地之生態穩定及多樣性資料庫,期能讓社區與台南市居民明智利用濕地資源,並重建濕地與在地社區文化互動與傳承的精神。

三、101年計畫執行目標:
本計畫呼應政府保護濕地生態的政策,大港社區為計畫的主持團隊,特邀約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共同合辦;另結合的協力團隊有: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、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職業安全衛生學系、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、大港、賢北和西門國小等。
本計畫具有社區民眾由下而上主動參與濕地保育之精神,並按照規劃進度逐年來完成計畫的執行項目,期待能建構出鹽水溪口濕地(東側)永續行動方案,其執行目標如下:
(一)、籌組「鹽水溪口濕地(東側)保育工作團隊」:在大港社區相關志工團隊的協助外,友善地結合:臺南大學、中華醫事科技大學、真理大學、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,與大港、賢北、和西門國小,共同來組立執行的「工作團隊」,在各規劃議題的辦理時,採分工合作、相互支援的方式共同來推動,並參與每季的工作會議。
(二)、辦理「鹽水溪口濕地」東側環境與生物資源調查:
1、魚類(每季一次)
2、鳥類(每月一次)
3、兩棲爬蟲類(每季一次)
4、昆蟲:以蝴蝶和蜻蜓為監測目標(每季一次)
5、植物(每季一次)
(三)、進行鹽水溪口濕地水質監測點的擇定與調查監測(出海口至觀海橋):
1、監測點的擇定:考量鹽水溪大致呈東西走向,擇定以計畫區上游段:觀海橋A、污水排放口處:賢北國小B、碉堡C,及下游段安平樹屋D等四處進行採樣。
2、水質監測:每月一次以水溫、pH、導電度、濁度、溶氧,BOD、COD、總磷與氨氮等為監測主要項目。
(四)、推動溼地生態環境教育推廣活動-綠色生活地圖的繪製發行開辦8堂課24小時的室內、 戶外課程,帶領社區民眾實地走訪鹽水溪與大港社區,共同繪製與出版5,000份的『大港社區-鹽水溪綠活圖導覽』摺頁。
(五)、推動社區參與濕地經營管理,及舉辦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行動計畫成果活動-
1、聯結溪畔各社區、學校,既有的河川巡守隊,建立起鹽水溪「守護濕地」的生態巡守員網。
2、舉辦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行動計畫成果展1場。